Andy Huo's Blog

codex 的 local 额度还是太少了,一周的额度高强度用下来,两天就用完了。用完之后考虑要不要再开一个 plus 账号顶两天。去文档看了一眼,原来还有个 cloud 模式,说是很“慷慨”的额度。于是配置云端环境,把项目迁移到GitHub仓库,云端的方式必须连接GitHub仓库。界面很简洁,中央一个大输入框,通过文字输入下达一个ask或者code任务,然后它就基于你该环境下的代码仓库开始执行任务,任务可以同时跑多个,但是每个任务都是基于它启动时候代码仓库的最新状态,所以同时跑code任务的话,可能会导致代码冲突。任务跑完之后,点击进去,左侧栏是文字对话信息,右边是对于代码修改的记录,可以继续对话,让它持续在它创建的这个分支修改代码,直到你对结果满意为止,然后就点击页面右上角的发起PR按钮,然后到代码仓库merge代码。整个流程,用户完全不需要手动修改代码,相比本地的agent模式,更加激进。但是一天体验下来,过程还是很流畅的。用户的角色就是需求描述,和最后的代码验收和合并,编码这种细节拉满的工作都外包给AI了。

虽然现在token还很贵,但是只要竞争的氛围在,成本的持续下降几乎是必然的,价格也就会越来越低,用户的开发成本也越来越低。产品研发的整个流程中,最容易被替代的编码环节最先被AI攻克。同时也越发凸显了优秀产品创意的重要性。